嚴寒中的求索
記北航校園聲環境狀況評價實驗
12月13至15日,化學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360106班同學在本專業範文宏老師的指導下,對北航校園聲環境狀況進行了測量評價。評價結果表明我校教學區、學生生活區和教職工社區聲環境較好,普遍夜間聲環境達标,綜合區噪聲稍微超标,臨北四環地區噪聲超标較為嚴重。
我校聲環境狀況評價是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課《環境噪聲控制工程》的專業知識的實驗應用,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和知識工程應用能力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次聲環境評價實驗由該專業26名本科生自主設計主持,經過詳盡的分析策劃,将我校分為教學區、學生生活區、教職工社區、綜合區進行分區測量,總共布設18個監測點,針對噪聲對人們晝夜不同的影響,測量時間點上分為早8點和晚10點分時測量,在認真的操作執行後,采用《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标準》作為評價标準,對我校聲環境狀況進行了評價。北航屬于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最高限制為55分貝。白天測量結果表明有11個測量點聲環境達标,僅有北門臨北四環測量點處嚴重超标;夜間測量結果表明有15個測量點聲環境達标。我校整體聲環境良好,适合工作學習。
實驗的整個過程中,正值北京大風降溫天氣,根據實驗規範,測量者必須連續測量400個數據,在這期間必須保持平穩的記錄。刺骨的寒風在耳邊吹着,有的同學沒戴手套卻依然保持着手持測量器的姿勢堅持完成實驗,但是,無論是寒冷的風口還是夜裡早已無人昏暗的小區拐角,依然準時會出現他們認真測量的身影。
晚上快十一點剛剛測完數據的靜思同學,不顧凍紅的手堅持将實驗儀器調整好後說:“總共每人1200個數據的測量過程的确是一個很枯燥很艱苦的過程,但是,作為北航環境系的學生,有責任讓每一個北航人知道自己每天學習、生活、工作的環境是否被噪聲污染了。”
評價結果出來後,我們欣慰得看到我校大部分的聲環境現已完全達标合格,對比前些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北航學習、生活、工作環境在噪聲控制方面的巨大進步,同時,實驗同學也為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為學校做了一件實事而高興。實驗的成功離不開環境工程專業同學飽含使命感的求索,而校聲環境的改善,更離不開每個北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