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江雷院士走進博雅課堂,與化學與環境學院以及高等工程學院近400名同學暢談“從頭開始的創新科研理念——仿生超浸潤界面材料”,以科學大家廣博的知識和灑脫的品格為北航學子帶來了一場啟迪心靈的科研報告。江雷院士深厚的科學修養和别具一格的幽默令他的演講妙趣橫生,給同學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催生了與會者對科研的尊崇和向往。

報告中,江雷院士從科研與生活兩個方面為同學們揭開科學家神秘的面紗,創造性的用毛主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經典論斷概括人類科學研究的發展過程,激勵學子們踏上探索科學的道路。他将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研究交融互通,借用孫子兵法和易經思想指導科研創新過程,他所說的“以正合,以奇勝”更是道出了科研要以理論為基礎去實踐未曾研究過的領域才能制勝的道理。作為仿生智能界面材料及納米材料專家,江雷院士鼓勵同學們實事求是,道法自然,以對蜘蛛絲的超疏水性研究為例,深入淺出的告訴同學們如何向生物們學習,獲取靈感并提出科學問題。江院長結合自身仿生高分子的科研方向,分析了衆多諾獎得主的領域,特别指出現代交叉科學的重要性。為鼓勵同學們積極投身于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研究,江雷院士還向同學們展示了最新的科研項目“火機計劃”和“航空母機計劃”,其跨越的思維和獨到的眼光博得了在場師生的贊歎與掌聲。
對于生活,江院士創造性地提出了“科研是為了生活”的理念,從性格磨練到形象塑造,從飲食習慣到急救措施,從運動方式到處事交友,以豐富鮮活的事例,以風趣幽默的方式告訴同學們個人修為在科研創新過程中的重要基礎作用,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新穎而實用的建議。他相信有實力就有魅力,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鼓勵學子争取、創造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結合自己的奮鬥曆程提出“紅綠燈原理”——在每一環節比别人快一步,最終你會在競争中遙遙領先。他提出體态要端正優美,不會休息的人不會工作、不能吃的人也不會工作等,新奇的結論在同學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尤其是多吃肉,吃好早餐等建議與固本養生的理論是異曲同工的,道理雖然簡單卻讓人不得不承認與歎服。江雷院士直白幽默的觀點在活躍現場氣氛的同時,也加深了同學們對生活的理解與反思,為尋求更好的生活道路指明了方向。
最後,江雷院士與在場的同學進行了熱烈的問答交流。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在科研和生活問題上競相提問,江院士對此一一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将報告會再次推向高潮,伴随着經久的掌聲,報告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