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 我院學子榮獲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特等獎
11月14日至18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上海大學舉行。
11月15日上午,校黨委書記張軍院士,紀委書記何新洲,黨委副書記程基偉、李軍鋒一行來到上海看望參加“挑戰杯”決賽的北航師生。張軍書記帶領參賽師生共同參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張軍的領誓下,在場北航師生黨員集體重溫入黨誓詞。張軍書記肯定了同學們勇于創新創業的精神和做出的優秀成果,希望他們在“挑戰杯”賽事中取得好成績,用創新創業的實踐擔當來踐行總書記對青年人的囑托。

我院參賽師生将張軍書記的鼓勵作為參賽的動力,在最後沖刺階段不斷精心細化參評方案。校黨委副書記李軍鋒、校團委書記肖洪在封閉評審前也來到現場鼓勵學生勇于創新、不懼挑戰。最終項目“利用仿生思想優化現有技術的實例”在能源化工類的124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項目作者為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14級本科生趙昱焱、苗偉甯、張春晖。指導教師江雷院士和于存明。

該參賽項目利用仿生思想實現了對流體從三維到二維再到一維的限域,為解決三個不同領域的一些瓶頸問題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通過模仿荷葉實現了對液體的三維限域,制備了上表面超疏水、下表面超親水的Janus銅片,實現了銅片在水面上的穩定漂浮,該工作以本科生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學術論文一篇;之後,通過模仿水蜘蛛實現了對氣液的二維限域,實現了對氣體的高效粘附,有效解決了氣液反應體系中的氣泡上升問題,該工作以本科生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一篇學術論文,項目作者拓展參與了形狀梯度超疏水表面用于氣泡定向輸運的研究,以第三作者身份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最後,通過模仿耳蝸纖毛結構實現了對液體的一維限域,制備了仿耳蝸柔性應力傳感器,極大地提升了傳感器的耐疲勞性,該工作以本科生為第一發明人申請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并有一篇學術論文在投。該參賽項目已發表論文影響因子總和大于36。

全國挑戰杯可以說是一場持久戰。從今年5月份的校“馮如杯”開始,到首都挑戰杯,層層篩選,曆時6個月再到11月份上海全國挑戰杯,三名本科生做了大量認真細緻的準備工作,學院老師及校團委工作人員提供了很大支持與幫助。尤其在出征上海參加終審決賽前,江雷院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認真聽取了三名參賽選手就全國挑戰杯準備情況的彙報,當時整個項目的整體展示思路尚不明晰,江院士就該問題提出了非常寶貴的解決方案。彙報用的PPT也逐頁檢查,針對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修改建議。
決賽正式開始前,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黨委書記李紅捷、校團委副書記劉洋、學院分黨委副書記李丹和帶隊老師于存明前往決賽現場為選手加油打氣,鼓勵大家為學校争光,為學院添彩,同時就決賽環節的注意事項作了強調,并指導三名參賽選手合理、有效的将項目成果在展示中呈現出來。在充分的前期準備基礎之上,答辯選手在後續決賽期間從容不迫,面對評委們的質詢,能夠靈活應對,展現出了北航學子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優異的科研創新能力。

近年來,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依托“科技創新訓練營”積極構建本科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此次參賽的三位本科生皆為“科技創新訓練營”營員,于本科二年級進入江雷院長課題組參與科研工作。在院長江雷院士的指導下,在三位博士生曹墨源、于存明、鄭爽的悉心幫助下,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此次挑戰杯之旅是對參賽選手和學院近兩年來努力的肯定,彰顯了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在本科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道路上的不斷進步和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快速提升。挑戰杯的戰果将激勵參賽選手和學院全體師生在攀登科學高峰中不忘初心,繼續披荊斬棘,奮發努力,再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