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參觀長征紀念展學生觀後感
發布日期:2016-10-20 點擊:
2016年10月16日,我院全體大一學生和部分大二學生到達軍事博物館參觀學習了正在展出“英雄史詩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
長征,這是一個中國革命史上一個意義重大的符号,在人類曆史上閃耀着不可磨滅的光輝。
十月十六号,為了深化我們對長征精神的理解,團委組織我們大一新生和大二的學長們到軍事博物館參觀長征主題展覽。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我們終于來到了展覽大廳的門口。
看到售票處門口排起的長龍,看到大廳門口的人山人海,看到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在門口開心的合影,我心裡由衷地感到高興,看來長征并沒有被人們遺忘,長征精神還留在人們心中。
進入展廳,按照時間順序,我們參觀了長征的曆程。那一組紅軍戰士雪中的雕像,讓我感觸極深。風雪中,紅軍戰士們相互簇擁着,即使被凍僵了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槍,這是何等的毅力與決心。而這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今天來到長征勝利紀念館,我不僅見到了長征途中的紅軍所用過的物品,也更加明晰當年長征的路線和經曆,不得不對先輩們的艱苦卓絕和偉大毅力肅然起敬。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紅軍不拿群衆一針一線的親民作風,而且每當麻煩群衆時,總是送給群衆一些物品,例如毛毯、獵刀之類的物品;他們也會舉行一些公買公賣的活動,所以說紅軍真的是人民子弟兵,在這之上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是民主的,可信的。
本次活動對我來說讓我印象深刻,教育意義很大。
說觀後感,不想再寫“被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之類的套話。長征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不願再将以前寫過的再“背寫”一遍,我隻想談談我們的思想過程以及我們該做些什麼。
在一窮二白的年代,我們的父輩能夠真正的被革命精神感染,做到奮發圖強,自強不息。但如今更“聰明”的我們似乎早早地就想通了,冒出了“如果日子過得好,睡會去拼命”的言論。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安樂死”三字。
我不是憤青,對當代人并無批判之意,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奮鬥方式,但前提是,要奮鬥。許多所謂失敗的人一定都有過奮鬥的沖動,但是害怕周圍人看到自己的改變,害怕被嘲笑,最終還是走向了沉淪。
我自幼便崇尚軍人,每次看到軍人挺拔的身姿都想行一個标準的軍禮,到又不是軍人隻能憋在心裡。後來慢慢地我才明白,我所崇拜的是他們強大無比的内心,信念山海難移。也因此,我不敢說我能堅持一件事永不變,但我能做到失敗後再試一次。一切不以崇拜精神的崇拜都是盲從。
失敗後我允許怨天尤人,但不是抱怨老天沒有給我天賦,而是抱怨他沒有給我強大的内心,讓我又一次動搖了。有人說你能力差,你可以編謊話掩飾,但說你内心弱小,你真不知如何掩蓋。我不想去警告别人:“你要奮鬥啊!”我沒資格,也從不輕視任何人,我隻想說,讓自己的内心再強一點兒,慢慢就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意義。
10月16日,我們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集體去參觀軍事博物館,觀看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展示。經過這次參觀,我對長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展廳按時間順序向我們展示了紅軍長征的曆程,介紹了長紅軍征路上即時的更正錯誤,在赤水巧妙的穿插往複,戰略的勝利使之成功突圍。了解到在金沙大渡英勇無畏,沖鋒在前的将士,了解到即使饑餓難耐,也不強搶百姓糧食的嚴明軍紀。通過這次參觀,我更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共産黨為何可以引領中國人民走出貧困,走向光明的勝利。長征精神回激勵我不斷向前,超越自己。
習近平主席說:“我們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将它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周日參觀完軍事博物館的長征主題展覽,令人印象深刻的不隻有那些遺留下來的槍,毛毯等真實物品,還有畫家用他生動的筆法再現的長征情景,一幅幅畫卷真實展現了長征的艱辛,苦難。如今在這和平的社會,不代表不再需要長征精神,相反是更需要長征精神激勵大家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大學生更應該全身心投入學習,在四年後,能在學習這條長征路上走的輝煌,走好自己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