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告公示 -> 正文

2023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提名項目公示内容

發布日期:2024-02-07     點擊:


一、項目名稱氫等離子體強化鍍鎳廢液中單質鎳回收與同步儲能技術

二、提名專家陳學東

三、提名等級: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等獎

四、主要完成單位: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市生态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重慶大學,重慶吉江環保産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巨科環保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大學,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beat365英国官网网站

五、主要完成人關偉,曾文,張勇,張潇天,宋丹,江慧豐,何莉,王中長,王小平,談濤,陽浩,王華,謝志剛,蒲建長,徐衛東

六、項目簡介:

1. 主要技術内容

技術成果來源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英才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瞄準重金屬污染防控國家戰略和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綠色轉型發展需求,針對電鍍行業長期存在的鍍鎳廢液低碳治理與資源回收難題,開創了氫等離子體強化鍍鎳廢液中單質鎳回收與同步儲能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将液體廢物轉化為固體廢物”的化學沉澱法處理方式,将鍍鎳廢液(危險廢物,處理費用>2000元/m3)轉化為一般工業廢水(處理費用<100元/m3),并開辟了基于有機物還原破絡的儲能新模式,推動了電鍍行業低碳轉型和中國西部新型儲能産業新高地建設。

(1)針對等離子體放電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活性物質在氣液界面的産生與傳質效率低的技術難題,開發了微通道介質阻擋放電(DBD)等離子體系統,微孔介質放電提高活性氫(H)産生效率,微射流提升H界面傳質效率;

(2)針對H在液相中存在時間極短,反應域很小,難以被鎳絡合物有效捕獲這一技術瓶頸,開發分子印迹磷化氫氣敏傳感技術,通過構建與調控“亞磷酸鹽捕獲-次磷酸鹽釋放H”定向循環路徑,提高H利用效率;

(3)針對傳統氧化破絡導緻有機物化學能無效消耗、能量過度損耗等工程實踐難題,開發氫等離子體耦合燃料電池同步儲能集成裝備,并開展了推廣應用。

2. 技術創新點

(1)突破了氣-液多相等離子體的活性物質産生與傳質局限,開發微通道DBD等離子體核心技術,強化等離子體H的産生與傳質;

(2)開辟了基于“亞磷酸鹽捕獲-次磷酸鹽釋放H”的定向循環路徑,實現氫能的定向儲存與靶向釋放;

(3)攻克了鎳離子與配位有機物的精準斷鍵難題,構建局部燃料電池能量轉換模式,靶向還原鎳離子的同時回收并儲存有機質能。

3. 知識産權

技術成果現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6項,其中,中國專利30項,美國專利1項,日本專利5項,其他知識産權45項。

4. 應用推廣及效益

技術成果在全國開展推廣應用項,是重慶市百億級成果轉化重大投資項目,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0億元;形成國家标準5項,國家團體标準2項;技術成果入選國家“一帶一路”生态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和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應用案例被生态環境部認定為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國家典型案例;部分成果獲得中國表面工程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國家級行業協會獎6項;成果轉化事項被納入重慶市重點工作(渝委辦發﹝2021﹞4号)。

七、主要知識産權和标準規範

1. 發明專利(部分)

(1)一種從絡合态重金屬廢水中回收重金屬的資源化處理設備,張勇,關偉,宋丹,楊肅博,謝志剛,歐忠文,曾文。授權日:2023.08.18,專利号:ZL202210851516.1。

(2)電鍍廢水處理方法,邱雪敏,關偉,李豔瓊,唐亮,蒲章利,張燦雲,張嬌,李偉。授權日:2020.04.24,專利号:ZL201711240865.5。

(3)一種高效回收廢水中鎳的方法,關偉,劉永勝,李甯,袁明傑,謝志剛。授權日:2023.04.18,專利号:ZL 202210371810.2。

(4)基于複合氣敏材料的有毒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曾文、關偉、王中長、李豔瓊、葛亮、袁方。授權日:2023.06.23,專利号:ZL202211259855.7。

(5)端蓋組件、儲能裝置及儲能系統,徐衛東、李茂松。授權日:2023.08.16,專利号:ZL202311032215.7。

(6)一種高效回收廢水中鎳的裝置及其方法,關偉,曾文,歐忠文,宋丹,楊肅博,張勇,劉碧桃,謝志剛。授權日:2022.10.05,專利号:特許第7153173号。

(7)一種将高濃度廢液轉化為儲能電解液的裝置及方法,關偉,王小平,謝志剛,何莉,田世超,楊肅博,張勇,宋丹,袁菱。授權日:2023.05.17,專利号特許第7281035号。

(8)一種利用改性殼聚糖回收電鍍廢水中鎳的裝置及其方法,關偉,劉永勝,張勇,宋丹,李甯,楊肅博,歐忠文,曾文,謝志剛,袁明傑。授權日:2022.10.03,專利号:特許第7151025号。

(9)一種從高鹽難降解有機廢水中回收有機物及同步儲能裝置,關偉,小平,謝志剛,何莉,田世超,楊肅博,張勇,宋丹,袁菱。授權日:2023.06.30,專利号:特許第7305089号。

(10)一種從高濃度絡合态重金屬廢水中回收重金屬同步儲能裝置,關偉,何莉,謝志剛,王小平,田世超,楊肅博,張勇,宋丹,袁菱。授權日:2023.09.08,專利号:特許第7345173号。

2. 标準規範(部分)

(1)國家标準:《重金屬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評價 第2部分:指标體系》GB/T 38224.2-2019);

(2)國家标準:《工業園區物質流分析技術導則》GB/T 38903-2020);

3)國家标準:《工業園區循環産業鍊優化原則》GB/T 39178-2020);

4)國家标準《工業園區循環産業鍊診斷原則》GB/T 39179-2020);

5團體标準:電池儲能系統集成技術規範:用戶側儲能》(T/CET 401-2022